更新时间:2024-09-25 gmt 08:00
什么是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?-九游平台
解释说明
全量备份:对某一个时间点上的所有数据进行的一个完整备份。
增量备份:在一次全备份或上一次增量备份后,以后每次的备份只需备份与前一次相比变化的数据。
云备份服务采用增量备份技术,每个资源的第一次备份是全量备份,后续备份为增量备份。如果全量备份过期被删除后,则全量备份的下一个增量备份将会继承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全量备份。
比如服务器x按时间顺序先后生成a、b、c三个备份,首次备份a为全量备份,后续b和c为增量备份,增量备份只会备份变化的数据块,没有变化的数据块则通过指针方式进行引用。因此每个增量备份也可以看做是一个虚拟的全备。
当备份a被删除后,备份a中被后续备份引用的数据块将不会被删,只会删除独属于备份a的数据块,因此备份b和备份c还是可以继续用于数据恢复。或者备份a、b都被删除后,备份c也可以独立恢复数据,且恢复速度没有区别。
图1 备份机制

区别
- 备份能力:由于全量备份需要备份全部的数据,因此备份数据量通常会比增量备份要大,且备份耗时也会更长;
- 恢复能力: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都可作为独立的备份进行恢复,恢复速度没有差别;
- 可靠性:最新的增量备份依赖上一个全量备份及中间的增量备份,如果中间任意一个备份数据块损坏的话,可能导致后续备份都受影响,因此可靠性会减低一些。而全量备份所有的数据都是独立的,不依赖前序备份,因此可靠性更高。
建议周期性全量(比如每30天一次)搭配每日增量,减小增量备份依赖的长度,提升备份副本的可靠性。

- 极端情况下,一个备份大小和磁盘大小相同。全量备份时的“已使用空间”和增量备份时的“变化空间”,都是通过计算磁盘内数据块变化实现的,不是通过计算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变化实现的,不能通过操作系统中间文件大小评估全量备份的大小,或者通过文件大小的变化评估增量备份的大小,结果会产生偏差。
- 为了数据安全起见,会默认执行365次增量备份后执行一次全量备份。
父主题: 概念类
相关文档
意见反馈
文档内容是否对您有帮助?
提交成功!非常感谢您的反馈,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到更好!
您可在查看反馈及问题处理状态。
系统繁忙,请稍后重试
如您有其它疑问,您也可以通过华为云社区问答频道来与我们联系探讨